羊小反芻獸疫病是在養羊業中危害較為嚴重的一種疫病,為減少該病的發生,應做好對該病的防控。本文從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防控幾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期減少該病的發生。
羊小反芻獸疫病是羊感染小反芻獸疫病毒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本病的臨床診斷特征為發病急、高熱、眼口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爛、腹瀉,易感動物為山羊和綿羊。該病最早在1942 年首次暴發于科特迪瓦,非洲地區和中東國家對該病都曾有過報道,中國在2007 年7 月在西藏地區首次發現羊小反芻獸疫的疫情。小反芻獸疫病毒為副粘膜病毒科、麻疹病毒屬。該病毒只有1 個血清型,但根據病毒基因分為4 個系。該病毒呈多型性,通常為粗糙的球形,直徑為130 ~ 390nm,病毒顆粒較牛瘟病毒大,有囊膜。本病毒對外界環境中的熱、紫外線、強酸強堿等因素非常敏感,故在環境中存活時間較短。自然感染的情況常見于綿羊、山羊、羚羊等草食動物,但山羊發病較為嚴重。本病常為亞臨床經過發病,患病羊和隱性感染者為本病主要的傳染源,直接接觸或呼吸道飛沫傳播是本病主要的傳播途徑。感染動物的分泌物、唾液、飛沫、尿液、糞便等可對養殖區域內的水源、料槽、墊料、器具等造成污染,易感動物接觸后感染,但上述污染物種病毒不會長時間保持傳染性,因此病毒的傳播距離與羊群的貿易有關。本病可全年發生,但在多雨季節或干燥寒冷季節多發,本病病死率最高可為100%,中度暴發時可呈50%,在老疫區呈散發趨勢,在該病流行后,常有一個5 ~ 6 年的緩和期。3.1 最急性型 該類型常見于山羊, 潛伏期2d。體溫升高至40℃~ 41℃, 精神沉郁,拒食,流漿液性鼻液。常見齒齦出血,口腔內粘膜出現潰瘍。發病初期病羊便秘,后期會發生腹瀉,體力衰弱,病程1 周左右。3.2 急性型 該類型的潛伏期為3 ~ 4d,病初體溫高熱至41℃,稽留3 ~ 5d,厭食,鼻鏡干燥,眼、鼻分泌物由漿液性轉為粘液性,堵塞鼻孔。口腔黏膜出血,繼而頰粘膜出現廣泛性損傷,患病羊大量流涎,口腔粘膜出現壞死性病灶,嚴重病例可見壞死性病灶波及齒齦、上腭等處。后期常出現血便,病羊嚴重脫水,漸近性消瘦,并常出現咳嗽、胸部啰音及腹式呼吸等呼吸道癥狀。低日齡羊感染后發病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母羊感染后可出現陰道炎,陰道流出粘液膿性分泌物,有的孕羊感染后發生流產。病死羊出現結膜炎、壞死性口炎等癥狀,患病嚴重的羊可見硬腭、咽喉部也發生炎癥。對病死羊進行解剖可見皺胃常出現糜爛性病灶,瘤胃、網胃、瓣胃則少見。腸道有糜爛性或出血性變化,結腸和直腸結合交匯處能發現特征性的線狀出血點或出血斑。病死羊淋巴結紅腫,脾呈壞死性病變,呼吸道粘膜壞死和增厚,肺細支氣管周圍出現細胞浸潤。對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進行組織病理學觀察可見其出現空泡化、凝固,細胞核濃縮、崩解等變化。確診需借助檢查法方可進行確診,通常的確診方法有電鏡檢查、病毒分離鑒定和血清學試驗。6.1 加強飼養管理 本病尚無特效療法, 在養殖生產中要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養殖場內外環境的消毒和清潔。按照羊群的生理特性進行合理的分群飼養,保證適宜的通風、光照、溫度和濕度。發病初期可使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和支持療法降低病死率,預防繼發性感染的發生。一旦發現疫情,要立即上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按照“早、快、嚴、小”的方針,如果有確診動物,要立即采取嚴格的封鎖、撲殺、隔離、檢疫等應急措施。對病死動物的尸體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并使用有效、針對性強的消毒藥物進行消毒處理,徹底清潔污染區域。當有跨地區引進羊只時,一定要做好相關的檢疫工作,確保無病后,觀察1 個月以上后,方可進行混群飼養。6.2 加強飼喂飼養 羊群的飼料要按照各生長階段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 干飼料、青綠多汁飼料要合理進行交替飼喂;能量飼料、礦物質飼料、蛋白質飼料、維生素飼料等要進行合理的搭配。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微生態制劑(酶制劑、酸制劑等)和中草藥提取物等,以改善羊群的腸道菌群,增強羊群免疫力,減少其患病的風險。6.3 做好基礎免疫和驅蟲工作 對羊群按照生理生長階段,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選擇來源可靠的疫苗對羊群進行科學免疫方法。對于接種后的羊群要定期進行抗體效價的監測,對于免疫失敗或效價抗體不高的羊只要及時進行二次免疫,保證免疫強度。對羊群做好春、秋兩季的預防性驅蟲工作,減少寄生蟲病的發生。